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

利樂老師的德州撲克(收集)為何不投降(熊秉元)~~有打撲克的人應該看!


腦海裡浮現這個問題─

「為什麼不投降? 」

──有遠因, 也有近因。


遠因是多年前讀《菊花與劍》人類學家班乃迪(Ruth Benedict)的名著,二次大戰時,美國驚覺對日本了解有限,開始投入人力物力研究,班乃迪廣泛蒐集資料,完成一代經典,日本人的性格,有如一種對立的組合:

既有菊花般的幽雅淒美又有刀劍般的銳利冷峻


對於日本人的性格,書中還有諸多有趣的描述:

英法德等老牌殖民國家,作戰時一旦死傷超過四分之一,指揮官就可以(應該)投降,可是,日本軍人傳統的武德是絕不投降,可以切腹跳崖投海但是不投降,不只如此軍隊裡基本上沒有軍醫─不處理傷殘,任他們自生自滅,當時,隱約有一點好奇,為何日本人性格如此決然剛烈?

近因,是在南京講學之際,利用周末造訪徐州,觀「淮海戰役紀念館」1948年的這場惡鬥,稱中外戰史上的三大戰役之一,期四個月的「徐蚌會戰」戰況慘烈死傷枕藉,國軍有80萬人,共軍有60萬人,結果共軍以寡擊眾,國軍死傷被俘55.5萬人,內戰由此戰局大事底定,國民政府撤守台灣!

在紀念館裡,看到圖表數字,照片雕像,心裡一陣悵然:同一個民族的子弟,骨肉相殘至此,這些歸於塵土的英靈,難道不是別人夢寐所繫的子弟父兄良人嗎?當戰局急轉直下,傷亡直線上升時,國軍指揮體系為什麼不下令投降?華人文化裡,關於軍事的教戰守則「投降」似乎也不是標準作業程序的一環,為什麼?

在一個社會的文化傳統裡,會不會形成投降這種遊戲規則,顯然涉及很多複雜的因素,不容易一以貫之,然而,以小見大,由每個人的生活經驗裡,也許可以稍稍琢磨可能的曲折。

凡是下過棋,打過撲克牌,或其他球類活動,多少都有類似的經驗:如果這一局已經大勢底定,不可能起死回生,那麼乾脆棄子投降,重新開始,希望在下一回合裡,能夠扳回一城,也就是,只要是「多回合賽局」單一回合的輸贏有限,毋需過分計較。

群雄並起你死我活

在華人歷史上,地理結構使然,這是一個完整,自給自足的區塊,對外征戰的機會不多,和鄰居交手的次數非常有限「多回合賽局」的概念,並不容易形成。

在內部的摩擦中,多半是群雄並起,逐鹿中原,成王敗寇,你死我活式的衝突,輸贏在此一舉,沒有多回合賽局可言,因此,環境使然,不容易雕塑出多回合,重複賽局的傳統,對應的這次投降╱下次再戰的作法,也就無從出現。

相形之下,歐陸地區,國家民族之間的衝突,史不絕書,既然常打仗,就有勝有負,這次輸了,下次再來,毋需玉石俱焚,毋需不成功便成仁,久而久之,形成彼此都接受的遊戲規則──死傷到一定程度,投降了事,投降,也未必可恥或屈辱。

哪一種文化傳統比較好呢?

由旁觀者的角度,其實不容易作出價值判斷,文化傳統,是特定環境和相關條件的產物,無所謂好壞,然而,地球村的出現,卻為這個問題帶來新意:任何一個社會,都不得不和其他社會重複交往互動,也許,對於華人社會這個古老文明而言,也終會慢慢褪去「漢賊不兩立,不成功便成仁」的教條,而逐漸琢磨出與時俱進的教戰守則!

適當的時機下,為什麼不投降?


作者為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、
中國科技大學講座教授
熊秉元《熊出沒注意》

2011年 08月10日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